close

請是要做新聞評論作業的同學自行斟酌抄稿唷,不要連我自己寫的感想都抄進去了,這樣我會很困擾的XD

 



  「1956年,9月19號,磚造紀念校門落成,鐫刻蔣中正總統手書「窮理致知」墨跡。」

   

    翻閱成大校史冊,從2012年回到那個年代,56年的時光流逝,成大最具代表性的牌樓只見風雨飄搖不見它有絲毫凋零,仍屹立在那,見證在成大裡每一篇的歷史新頁。

    蔣中正留日時期受明學說影響題下「窮理致知」,窮其力求其理、致所能遞良知,即「心即理」、「致良知」。結合行動與知識,利用所知所聞去利益社會大眾,並非學而不用,唱高調而不行;吾人該具思想與行動力,致力於將技術發揚發廣,「窮理致知」是蔣公對於成大學生最深層的勉勵。

 

    「紀念牌樓,一面鐫刻著蔣中正題贈的「窮理致知」校訓,一面標誌著「臺灣省立成功大學」的校名。
位於大學路與勝利路交口,在當時校區僅有成功、勝利兩區時,是學校門戶。」 
    1950年代,韓戰爆發、落幕,那時,國軍才遷進台灣之後沒幾年,戰亂不斷,聯軍統帥麥克阿瑟
訪華,代表美方提供了剛落腳的國軍許多的資源,持續積極地對於反共事業籌備。而學術界也沒有停
下腳步,尤其是坐落於台南的成大校園。
 

    「在美援時期(1945-1965),除了普渡大學提供學術交流之外,更以實際資金來挹注成大,當時的成大僅有工學院、商學院及文理學院三院,除了原有的校舍擴充整修之外,本校也在1950年代出現了幾座在當時甚受好評的建築:而紀念校門(1956賀陳詞)是其中一件。紀念校門是本校從工學院升格為大學時,先總統蔣公頒贈「窮理致知」墨寶後,學校籌建牌樓並將墨寶複製懸之於上而成。這座牌樓目前至於大學路與勝利路口,是一個具中國傳統紋飾修飾的現代建築。門洞看似西方的凱旋門意象,頂部卻有傳統如意飾,基部則有清朝建築須彌座之特徵。」

 

  那粗壯的雙臂撐著那渾肥的身軀看起來是如此的笨重,印象中的中式牌樓是如此輕挑,抹上一層厚厚的白色胭脂,做為門面可千萬不能失禮。我在西式建築中尋找中國意象,抑或在中式建築中發現西方意象;或許是時代變遷、也或許是太常見面了,審美觀似乎沒有打動我,作為一個牌樓,他像是一個牌樓。但刻著甚麼文字,卻讓人容易忽略。時間早就進入另一個時代,歷史的鐫刻不隨環境風化也隨著時間風化殆盡。

 

「賀陳詞為台灣戰後重要的建築師及近代建築研究學者。1948年隨軍來台,1956年任成大建築系專任講師。賀陳詞是台灣戰後少數幾位有心探索現代中國新建築的建築師,尤其是在面對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之間的衝突與矛盾時,更能從其作品找出兩相對比的空間美學特質。」

 

  是誰設計、建築的?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去過問了,留在成大校史的小小名冊是我們對於這段小小歷史所能做的一點尊重。下一次被人追憶又是何時,不得而知。反而現在重要的是到底路拓不拓寬、在兩排的樹到底移不移,甚至討論是該移牌樓還是該移老樹,綠美化是時代的指標,而象徵成大校門的歷史則是前一段時代的指標,而這段爭議就讓他們去爭吧。

 

    曾幾何時,「窮理致知」被笑弄的說著「窮你就知」?或許風雨打不倒的巨人,終究也會在思想變遷下倒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蕭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