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這本書是我今年讀過關於環保議題的書中最棒的一本了。
讀完之後超想趕快去掏錢敗一本然後分享給朋友的,只不過能力不足阿T^T
在經歷了塑化劑風波後,我們到底反思了甚麼?難道單純的認為塑化劑從食品添加物被發現後我們就能逃出嗎?
這本書從塑膠的歷史訴說了每一段發展的歷程,從塑膠對於人的好處出發,
我們的生活從貴族才能擁有的木製梳子到人人都可以有一把用完就丟的塑膠梳子,
塑膠無疑是拉近貧富提升生活品質的偉大發明。
製造塑膠不向其他材質,他的耗能低,生產的汙染也相對小。
他是開創這個時代的先驅者!
但在富裕後,我們對於浪費與用完就丟這樣的事情似乎習以為常,
塑膠發明之後人人都可以用便宜的價格去負擔一些本來用不起的東西。
但DEHP、多酚A等環境賀爾蒙的影響卻悄悄的進入了我們的身體,
1950年代,人體開始檢測出塑膠殘留的反應,這些無法代謝並產生生物累積效應的環境賀爾蒙,
正在積蓄能量準備對我們的子孫展開便利生活後的大反攻。
或許,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因為塑化劑影響而導致全人類生育能力失常而滅亡。
你可知道你所丟棄的塑膠袋都到了哪裡嗎?
PVC是環境的公敵,不僅會揮發DEHP(塑化劑)而且燃燒後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
無法回收,並且極難分解消除。
又因為輕巧的關係常常被吹散在環境中導致髒亂,
甚至颱風時堵塞排水系統。
進入海洋循環的塑膠袋更會影響整個生態:像是把塑膠袋當作食物的信天翁
人類其實開始思索該怎麼面對這場即將面臨的環境浩劫:像是PET寶特瓶的回收歷程建立以及各國的禁用塑膠袋策略
,到最後回收塑膠的未來展望。
這是一本思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及綠色未來的好書,在讀完之後會有對於未來的希望感,
分享給大家,期盼台灣也可以迅速地變成綠色環保的先驅者。
最近開始在個人籌畫對於系館塑膠袋垃圾減量的FB活動,
目標是減少對於校外餐車的塑膠袋供應。
↑機械系館垃圾回收狀況
如果要做希望可以持續到完成,所以希望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彼此扶持!
若你對於參與環保公共議題有興趣者歡迎與我聯絡,或是鼓勵宣傳這項活動!
一起對於環境盡一己之力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