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時讀了《破報》698期的一篇報導,《記得楊德昌!》裡,從最近的新銳導演使用長時間鏡頭拍攝的影片,
去意念這位長時間鏡頭玩家的導演前輩,其中有一位的名字在那閃閃發光,不是鈕承澤,而是鄭有傑。
或許有些人不大曉得鄭有傑這位導演,但我卻對他的作品印象鮮明的不得了,
還記得那時,每個周末都守在電視前看《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期待著接下來的劇情發展,
那根本令人猜不透的編劇,每次結束時又會留下暗梗讓人恨得牙癢癢,按耐不住想一次看到結局的衝動。
我也永遠沒辦法忘記,浩遠父親懸著的雙腿,畫面震撼到我關掉電視都無法相信。
回歸正題來鄭有傑的長時間鏡頭,我印象最深刻在《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中的兩個長時間鏡頭就是
警方來家中調查然後浩遠抓狂,那一氣呵成又絕無冷場,難度十分的高。
還有的就是最後一幕,浩遠闖進地下錢莊然後槍殺議員、接著議員逃出、然後又被員警逼回。
這一段長鏡頭根本企圖讓人提心吊膽,深怕導演一個運鏡出錯或是演技不到位就會失敗,
整個精神超專注地投入,直到這幕結束才鬆了一口氣。
而這整部片到結束都絕無冷場,集數精簡有力,已經在我心目中列入必看的經典作品。
鄭有傑導演的作品十分擅長使用人物動作去刻畫複雜的人性,
從他的第一個作品《石碇的夏天》就可以看出端倪。
《石碇的夏天》描述一位青年原本計畫出國但又突然被告知無法出去遊學,
苦悶的夏天、苦悶的心情,只能待在石碇的雜貨店顧店;
但遠來的一位外國老師Elisa進入了他的苦悶生活,一位魁北克來的金髮碧眼外國人。
這部片探討了很多層次的情緒,不論是主角與阿嬤的祖孫關係,還是主角對Elisa的情感。
鄭有傑刻畫出了一位正值青春期少年的心情,有一幕主角在床上幻想Elisa洗澡的畫面,
鏡頭突然變得極慢、音樂變得弔詭,用片段的畫面來描寫少男的想像慾望,
那種對於性欲的情緒,不用文字、語言,卻很深刻。
在這部片中,已經可以有點跡象的看出鄭導的風格,快速對焦的鏡頭實驗也使用在《陽陽》中。
《一年之初》反而像是個強烈實驗風格的作品,因為先看過了其他三部作品,
所以會懷疑這部片到底是不是鄭有傑指導的作品。
這部片描述過年前一天,一連串的故事開始發生,看似荒謬,卻有吸毒的快感。
而此片中使用了很多少見的圖像,像是固定式的左側攝影打鬥場景,配上高對比的鏡頭,
很難想像打鬥畫面可以這樣拍,其難度不曉得多高。
最有印象的是柯宇綸在夢境的鏡頭,可以聽到一些發自體內的聲音,
那種水聲在不存在水的畫面,似乎空氣是水,十分弔詭,
但卻也生動地描述了吸毒者的大腦反應,像是活在幻想的國度中,
畫面很美。
這是我對這部作品的印象。
《陽陽》,只能非常非常的推薦這部片。
我應該是寫不出像這篇這麼好的心得感想了,
這部片描寫了一位混血的競跑選手所面臨的競爭與忌妒使得其不得不選擇解脫方式,
卻也帶來更多的問題。一在逃避的身世、而外界卻因她的混血肯定她的價值,
使她對於自己的認定價值錯亂,而片中也有大量的情慾描寫。
回到以往擅長的長鏡頭,電影的一開始就以婚禮為場景的長鏡頭作為開場,
只不過設計的運鏡卻有點讓人不大能適應,
卻也瑕不掩瑜的透出整個故事的整體,母親的再嫁、即將有一位無血緣關係的姐姐,
而仰慕的學長是姊姊的男朋友,她的男朋友其實又渴望著陽陽的身體。
在陽陽受到姊姊猜忌時利用身體作為報復手段的那段床戲,
卻從畫面中透出許多人性的黑暗情感。
我解讀導演是想這樣做出高對比,
他手中的角色好學生會有黑暗的一面,無法面對世界的眼光與期待;
而壞學生則有剛毅的性格,有種看透人性的光明。
像是經紀人的出現讓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浮泛貪玩的傢伙,
但後來對於陽陽的體貼照顧像是父親般的呵護,卻也很知道底線絕不能受其誘惑,
而他卻也被學長質疑已經與陽陽發生過關係,那場爭執彷彿在述說這個時代對於人性的不信任。
這部片在影評上反應兩極,但我仍享受他的作品帶給我的思考。
留言列表